首页

艾丝女王所有视频在线

时间:2025-05-30 07:08:23 作者:传统文化融入新兴产业 数字技术重构公益形态与边界 浏览量:79955

  默达

  学生没考好,老师就该担责吗?近日,浙大城市学院人文学院教师蔡渊迪在社交媒体发文,称自己本学期所授三门课程不合格率较高,被学院要求反思整改,一时引发舆论热议。

  “挂科”一直是大学生们最不愿听到的字眼。考试不通过,不仅意味着这门课程的知识没有掌握,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重修;若不合格的是专业核心课程,还可能影响顺利毕业、荣誉评定和保研资格。

  然而近年来在部分高校,却出现了“老师比学生更着急”的怪现象:部分学生上课不听讲、课后不温习、临考抱佛脚;然而老师们一面要应付学生“改分”“求情”,另一面还要对标学校给出的教学要求,避免不合格学生太多影响到课程评定。也无怪部分老师被逼到“考前划重点,考后调权重,平时分拉满,只为把人捞”。老师越是“贴心”,学生越是“骄纵”,无疑形成了恶性循环,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。

  蔡老师的自述中有对课时安排的建议,对出题难度的暗示,也有对自己教学质量的自信和对学生未来的担忧。考题“《孔雀东南飞》的主角是谁”,学过这篇课文的高中生都应该答得上来,错误率却超过一半,学生应从自身出发反思问题。若只是一味拿“挂科率”说事而不结合实际教学情况,很可能遗漏真问题、“误伤”好老师。

  当下高等教育究竟需要怎样的老师?话题冲上热搜后,社交平台上有许多往届学生发帖肯定老师的授课水平,也有人找出该校2015年的宣传稿,其中称赞蔡老师“备课花费大功夫”“带领学生体验传统文化”“留下地址与学生书信交流”。然而这样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执教数年后却困于“挂科率太高”,理应引起反思。今年5月,西安交通大学一位老师拒绝按“闹”改分却受到阻挠,同样提示我们扭转评判标准,避免得过且过。

  教书育人绝不能和稀泥,必须始终保持学术严谨和职业操守。教育部多次印发通知,要求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,严格过程管理。近年来,多所高校也致力于淘汰“水课”,打造“金课”,建立更加公平公正、实事求是的课程评价体系。大学的宝贵时光不能随意荒废,“严进严出”应成为高等教育的大趋势,“严师”理所应当是教学质量的“守门人”。 【编辑:刘阳禾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国家发改委:让民营企业安心投、有的投、投得好

眼下,随着春耕备耕有序推进,全国已进入农资购买高峰期。农业农村部农资保供专班调度显示,目前,化肥省级到位率达82.7%,县级到位率达77.1%,各地正在加快入户,进度与常年持平。

2024国际生态拉力杯(中国站)合肥开赛

近日,陕西西安。西安外事鼓乐团走上街头,演绎《上元乐》《破阵乐》等经典鼓乐曲。西安鼓乐兴起于隋唐时期,被誉为“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”。西安外事鼓乐团演出的鼓乐曲结构严密、完整,吸纳了琵琶、古琴、二胡等中国古典乐器,展现了古都长安音乐的独特魅力,吸引过往民众驻足欣赏。(记者 党田野)

事关上海楼市!执行18年的政策终结,透露重大信号

来自清远连州的唐群辉在南沙经营着一家农资店,由于当天需要送货上门的客户比较多,为了不耽误客户的时间,唐群辉一早就骑着摩托车出门了。

苏丹驻华大使萨迪格:“感谢中国为非洲提供帮助”

最下面的一层是历史细节,对风土人情、典章器物等生活细节,力求考据精细。如玉米在明代传入中国前,中国人还吃不到玉米,类似这些细节要精准,避免“出戏”。

浙江县域观察:一块布如何托起一座城?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